三國




最近開始看起中國新拍的三國連續劇,覺得很有感觸,因為我的童年,都是關於三國。

小時候在台北老爸很愛帶我去逛書局,隨著我年紀大了一點會識字以後,我也會選自己要看的書,吵著要老爸買給我。記得小時候自己選的第一本書,就是白話文的三國故事書。因為從小只要看到老爸在家,就會吵著叫他說故事給我聽,老爸則都會說些三國的故事,而故事的結尾最後一句一定是:"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桃園三結義。",而"桃園三結義"可以輕易地換成"三顧茅蘆"或"草船借箭"等一一不勝枚舉。

那本故事書不久就被我看完了,看了許多次,又去買了很多新書,書局裡的白話文三國故事書已不能滿足那時的我,就拿起了老爸文言文的三國演義來看。看了一會兒,就發現文言文其實沒有自己想像中難懂,而且故事的細節都敍述得很詳盡,看得很過癮,每回的最後都是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收尾,我就這樣欲罷不能地看下去,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部小說。

漸漸長大了,還是會吵著叫老爸說故事給我聽,但老爸口袋裡的故事已經說完了,說得還沒有我自己讀得好,就反過來輪到我說故事給他聽。除了讀書以外,其實的世界我也活在三國的世界裡,會拿一張白紙,畫起兩軍交戰的情形,盡可能地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的三國人物都畫進去。無聊沒事做時也會拿根棍子在家裡打打殺殺,自導自演三國裡的情節,老爸一下班走進門,就對著他大喝說:"大將軍林韋地在此,來將何人?速速下馬受死!",然後老爸也會很配合地拿起玩具刀陪我打起來,可是每次不到一回合就被我斬於馬下,大喊"大人饒命!"。

那時台灣播著中國拍的舊版的三國演義,很轟動,我們一家人每晚都追著看,有時因為我要補習錯過了,老媽還會特地錄起來給我,可是因為雙語設定的關係,錄出來都是講台語的,感覺超怪。後來出VCD時,老媽才又花錢去買了一整套回來,全家人又看了一次。

離開台灣以後,三國也逐漸地離我生活遠去,偶爾會玩些以三國為題材的電腦遊戲,但早已忘了小時候當個英雄豪傑,以天下為己任的壯志,但求三餐溫飽而已。我和老爸之間的話也越來越少,再也沒有什麼故事好說。人們會對偶像明星如數家珍,也不再去討論曹操手下第一猛將是誰;寧可計較曼聯是不是靠裁判贏得英超,也不會與我辯駁若諸葛亮兵出子午谷,歷史會不會不同。

於是我發現,逝去的不只是我的童年而已。我的心境,就如同新三國裡那不倫不類的對白一樣尷尬。

只是在那些不倫不類的對白裡,劇裡的曹操有一句說得好:"你們昨天看錯我了,今天又看錯了,可我仍然是我,我從來不怕別人看錯我。",或許這是英雄與生俱來的特質。

平凡如我,只有在遇上妳以後,才有勇氣去開始學習不怕別人看錯自己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