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

父親生病之後變得有點焦慮,也變得有些許囉唆,和他一起出去吃飯時,他常常會叫我不要吃這個,不要吃那個,說吃多了就會像他一樣生病了。

有時候並不是很習慣這樣的父親,父親的我心中的身影一直都是巨大的,沉默寡言,成熟而穩重,默默地做著他覺得他自己應該做的事。原來,父親也有感到害怕和不安的時候。

父親買了很多他從前不會看的書,看著那些書,我在想或許他是在試著尋找一個答案,找出他生病的原因。在我們的成長環境和教育背景裡,人們有時好像太相信因果這一回事,好人有好報,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一定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些什麼事情。

對疾病也是如此,得糖尿病是因為平時糖吃太多,得高血壓是因為鹽吃太多,但事實往往是沒有任何因果可循,就只是單純地運氣不好而己。你可以吃得非常健康,每星期定時做運動,但還是患上慢性病。

偶爾好像可以把這筆帳算在父母或祖先頭上,家裡長輩有人得了這種病,所以自己也得了相同的病,自己遺傳到的基因不好,祖先的錯。

我們這一代人兄弟姐妹不多,戰爭結束許多年,人口和經濟成長趨緩,社會架構也己經十分平穩,創業的機會不多,資本的累積也相對困難。相對我們的上一代,從小到大我們就得到父母親更多的關注,受到父母的直接影響也更為深刻。

有時照照鏡子,思考自己為什麼對某時某刻,會說了這樣的話,做了這樣的事,發現好像,在記憶深處,自己的父母在很久以前,可能也做過相關連的事情,說過相關連的話,自己認同的,就學了起來,自己不認同的的部份,就成了父母的反面,亦或者,自己都還沒來不及發現這些小細節的存在,就被影響了。

而父親也被父親的父親影響著。我總是覺得父親很囉嗦,但他會這樣是因為父親小時候他的兄弟姐妹很多,他的父親也常不在家,有人唸,有人關心,或許對他來說,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總覺得父親遇到爭議時太沉默,不輕易表達自己的意見,父親花了很多心力,去填補他家中缺乏男性長輩的疼愛,我刖不知不覺,變成對什麼事情,都有自己意見的人。

我花了很多時間去思考自己為什麼會是自己今天這個樣子,努力地試著去追尋,自己成長過程中留下的線索和脈絡,然後才發現,要了解自己,或許,要先從了解自己的父母開始,了解他們怎麼成長,他的性格養成,聽他們長大過程中的故事。如果可以,也試著去了解父母的父母。

如果我爸是連戰,我就會去選台北巿長,我爸是李剛,我就會開車橫衝直撞。

我爸是我爸,我爸是醫生,我爸讀書。


或許是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種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