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分業

前陣子有新聞說馬來西亞即將開始實施醫藥分業了,此消息一傳出,可想而知全國藥劑師都拍手叫好,所有醫生則都跳腳,搞到最後剛上任的衛生部長趕緊出來滅火說政府短期之內還沒有實施醫藥分業的打算。

這個議題和我的所學習習相關,所以在很久以前就開始一直保持很高度的關切。想先說的是,醫藥分業制度的設計確是立意良善,藥物由醫生開處方後再由藥劑師調劑,醫藥分工雙重檢查雙重保險,減少病人拿錯藥或醫生和藥劑師濫用藥物的現象,這個制度在西方先進國家早已行之有年,亞洲先進國家或地區,日本,台灣,香港也在過去十年內紛紛跟進。

如果這醫藥分業的制度這麼好,為什麼馬來西亞遲遲不跟進呢?關鍵在成本效益,講難聽的點,就是錢的問題。很多人會認為醫生反對醫藥分業是因為一旦實施會傷害醫生的即得利益,我不同意。在醫院內醫藥本來就是分開的,不會受到什麼影響,真的受影響的是私人診所和藥房。可以預見的,診所為了生存,看診的費用並不會降低,馬來西亞的病人一向都以為看病拿藥才要給錢,沒有什麼付診治費或咨詢費的概念,醫藥分業後不拿藥看醫生也要付錢恐怕一時之間會很不習慣。再者在這些實施醫藥分業的國家,絕大多數的藥物沒有醫生的處方是買不到的,所以生病了要去買些成藥來吃的情況是不會再發生了,診所的生意反而會變得很好,因為什麼小事都得看個醫生才能解決。

再來談一下藥房,我認為醫藥分業最大的好處是在提昇馬來西亞令人擔心的藥房素質,首先醫藥分業後藥房必定如雨後春荀般林立,競爭會變得很激烈,再來藥房也不能亂賣藥給病人了,我自己就曾在一間全國連鎖藥房裡親眼見到那藥濟師碰上一個有關節炎前來詢問的老人,也不叫他去看醫生,在沒有確切診斷的情況下就擅自推銷藥物,我不懂那是什麼仙丹妙藥可以了一百多馬幣。長遠來看,現有藥房的收入來源反會受到衝擊。

最後要關心最重要的事,也就是病人利益。最現實的改變是看病拿藥要付的錢變多了,如果現在去私人診所看個病拿藥要三十元,醫藥分業後,要先去診所花二十五元看個病,再去藥房花二十元買個藥,加起來就四十五元,這是我很保守的估計,事實上要多付的可能更多。事實上醫療制度分工得越細,成本就越高,美國醫藥費高得嚇人,沒有醫療保險生病就等死,英國醫藥福利做得好,看病拿藥幾乎是接近不用錢的地步,但因此對國家財政負擔很重,年年虧損,政府要抽很重的稅來支撐,而且有報告指出三分之一的經費不是花在醫藥人員也不是花病人身上,而是花在行政體系的維持上,這代價不可謂不大。在台灣,醫藥分業加上全民健保也搞得醫不聊生,人民醫療負擔加重許多。

一個良好的制度能提昇品質,但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價也必定更昂貴,醫藥分業應不應該實施,將視乎馬來西亞人願不願意從腰包掏出更多來追求更好的醫療品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