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囑/遺產

遺囑 吳美雲

一直以來,都有寫遺囑的觀念。

從生下第一個孩子,當時旅居海外,身邊沒有親人,而外子對金錢的概念,覺得交由我來處理即可,讓我不得不早點做些安排,以免自己有什麼事情發生時,家裡頓時失去依靠。 回國定居後,既然習慣已經養成,我也就依照家里經濟的改變,也逐年更改遺囑。

因為自己是行醫的關係,常常會碰上,病人因遽逝,沒有留下任何一句話,財產被凍結,家裡頓時失去依靠,生活費都有問題,更何況教育費?也有因為沒有遺囑,兄弟姐妹之間,互相提告,搞得老母親每天以淚洗面,不知偏哪一個才好?每每聽到這些家庭悲劇,心裡的感觸很深,因此特別注意病人的例子中,了解到他們對遺囑的處理,從中學習他的處理方式,希望可以從這些例子中,可以寫出一份最好的遺囑。

有位病人的父親,一向健康,也常運動。有天去爬山時,突然感覺心痛,直冒冷汗。山友們見狀,馬上呼叫救護車,等到救護人員上山,他也氣絕身亡。由於他沒有立遺囑,戶口又沒有聯名,他的銀行戶口馬上就被凍結。幸好他的孩子們都已大學畢業,也已獨立,家裡的經濟才沒有太大的困難。只是他的銀行戶口,一凍就被凍了七年,而產業的轉移,也遙遙無期。對他們而言,經濟壓力雖不大,但精神壓力,也是漫長無期的。

我的一位病人,很早就把自己的財產分給各個小孩,其中一位小孩拿了雙分,是因為他要負責照顧這位老父親。可是財產分出去以後,所有的孩子都不開心,被分到一份的,覺得為什麼那麼不公平?拿到雙份的,更是不開心,為什麼他得長期的照顧老父親,不願意支付老父親的醫藥費。這位病人,每次來到我的診間,都是老淚縱橫,為自己的決定懊悔不已!

兩位上市公司的老闆,都是將自己的遺產,交給長子打理。其中一位長子,把家族事業承擔下來,自己放棄讀大學的機會,而讓弟妹們繼續念書,而且各個都是大學畢業,事業有成。弟妹長大後,都非常尊重這位大哥,凡事都與這大哥商量,視長兄如父。這個家族一天比一天茁壯,而這位大哥,也讓小輩們們對他敬愛有加。另外這個家族,由於大哥的自私,將所有的弟妹們,都留在公司工作,給的薪資也是有限。更糟糕的是,他自己享盡榮華富貴,對弟妹們,不但不栽培,連侄子侄女們的教育費,也不肯從公費中取出一些來支付。久而久之,弟妹們都心存不滿,憤請律師訴訟,兄弟鬩牆,演出了豪門恩怨!

遺囑的處理方式有很多,有一位智慧老人,卻是我最推崇的。他鼓勵孩子們多讀書,每一位都是大學畢業,且各有成就。在他有生之年,他將部分財產平均分配給四個子女。他的分配法是讓四個孩子都買房子,而依照各個孩子的薪資,選擇的房子價格各有不同。薪資高的,每個月的貸款可以多付的,選擇的房價會比較高;而薪資較少的,所選擇的房價,則比較低。而他所給予他們的金錢分配,一律平等。因此,子女們都不會有異意。而剩下的,全部給他的太太,讓她的下半輩子,都有依靠。正如他的孩子告訴我,因為大家都不缺,老人家又平均分配才會讓大家平安無事。

遺囑,本來就是多出來的。若每個子女的教育都有一定的程度,而且家庭是和諧的,則留不留遺產給他們,相信他們都不會有太多的意見。若家庭的成員教育程度不高,但是家人之間是和睦的,那也不太有問題。最怕是兄弟姐妹之間,早就有了芥蒂,因此不管如何的分配,都是會有意見的!如此看來,遺囑的立與不立,好像也沒什麼意義


遺產 林韋地

前陣子看到新聞,說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決定向他的好朋友股神巴菲特看齊,在自己死後把自己絕大多數的身家捐出去,不留遺產給子女。

其實不只現代西方的富人有這樣的觀念,關於留遺產給子孫,林則徐也曾說:"子孫不如我,留錢作何用?愚且多財,愈增其過;子孫若如我,留錢作何用?賢而多財,徒損之志。"。

小時候的我也曾有如此偉大的情操,那時我眼光散發著大愛,和老媽認真地說:"等我長大賺很多錢以後,我要把我賺的所有錢都捐給慈善機構。",結果老媽只冷冷地回答我說:"這樣你的小孩會恨死你。"。

待到如今我真的長大了,踏入社會,面對現實,每個月辛辛苦苦地等出糧,過著只求有能力三餐溫飽,不求買得起屋瓦遮頭,薪水成長永遠都追不上房地產通膨的生活後,才明白老媽真是有先見之明。

吾母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現今這個資本主義社會,一個人的社會地位,生活品質,人品高下,皆取決於他手上握有多少資本。所以每個年輕人的人生皆有兩種選擇,一是不把資本當一回事,當個輕鬆寫意,每個月吃光花光的月光族,但到老時還是需要努力工作來養活自己,如果有家庭那負擔就更大了。二是辛勤工作,設法在時間內盡可能地累積最多的資本,然後用資本去賺取更多的資本,這樣日後就可以用資本利所得輕鬆過日子了,可是通常當資本累積多到可以享福時,自己也已經老了,青春一去不復返,只記得年輕時的自己都在努力工作賺錢,其他只剩一片空白。

其實在當今社會,這兩者都會被恥笑,人們只羨慕和尊敬年紀輕輕就手上資本很多,可以輕鬆寫意過日子的人。

我每次上網登入銀行帳戶,都希望戶頭的數字後面可以多出幾個零。可是在這時代,錢,或資本,不會這樣莫名奇妙地就從天上掉下來,所以除非你創立臉書,或是有億份之一的好運中彩卷頭獎,不然想要年紀輕輕就手上資本很多,向父母伸手是唯一比較實際又可行的方法。而可以從父母那繼承的資本可不只限於錢財或房地產,繼承父母的人脈資本可以做生意,繼承父母的政治資本可以選巿長。

萬般皆下品,唯有富二代高。

名士及身而止,貴族世襲罔替。上一代的人總說只要辛勤打拼就可白手起家,只是如今經濟成長放緩,造成社會階層的流動性淢少,而資本可以轉移給子孫,資本利所得可能比勞動所得還要多,越來越多人的社會階層很多時候就是他們父母的社會階層。開創難守成亦難,但開不開創完全看自己個人意願,要守成卻得需要別人也有意願交給你守才行。

對子女來說,林則徐的話倒過來看,也是成立的。如果我很厲害,父母把資本留給我,我可以拿去投資做一番大事業,我保證公司上巿時一定會用我父母的名字來為我的財團命名;如果我是條廢柴,父母當然更應該要把資本留給我,好讓我能藉資本利所得過衣食無憂的日子,得以在現實中生存。更何況我們的上一代適逄戰後嬰兒潮經濟起飛的年代,人口紅利高,錢滾錢那麼容易,又有這麼多兄弟姐妹一起照顧父母,自己生得又不多,負擔相對小,不像我們這一代又要自己照顧父母小孩還是要養,責任大得多了,上一代把資本留給我們,絕對是天經地義,也符合世代正義。

所以說,遺產太重要了,平民為了生存,貴族為了名利,當然都要爭個面紅耳赤,你死我活。要知道錢代表的不只是錢而已,遺產代表了父母一輩子的奮鬥,時間,精神,能得到父母的遺產,代表的是得到父母的重視,和信任。在父母百年之後,律師宣讀遺囑的那一刻,就如同人生的期末考放榜,有誰會希望自己知道成績後的感想是:"我果然不是他們最愛的那個。"

與其說我們爭遺產,不如說我們爭的是父母的愛。

愛要勇敢大聲說出來,愛要說得及時。各位孝子孝女們,快快拿起你們的吉他,自彈自唱一首張震嶽的歌,來向父母們示愛吧:


"爸爸,我要錢,媽媽,我要錢;爸爸,媽媽,我需要你的錢。"